全媒體記者 梁翊韜 通訊員 邢小寶
3月24日,經過駐馬店市第一人民醫院醫護人員14天的全力奮戰,一名因消化道畸形導致嚴重嘔吐的早產兒順利康復,身體狀況逐漸好轉,各項生長發育指標良好,順利康復出院,家屬為感謝醫護人員的付出,送來了錦旗。
3月11日,胎齡僅35周+5天、體重僅2.0kg的早產兒在醫院西院區婦產科出生,出生后患兒便出現進食困難,4天內反復出現腹脹,頻繁嘔吐且有膽汁樣嘔吐物,生命體征一度告急。面對這樣危機情況,西院區兒科主任張永磊迅速組織會診,結合患兒癥狀初步懷疑是消化道畸形。
"必須盡快明確病因!"在張永磊主任協調下,醫學影像科連夜制定方案,為患兒實施了我院首例新生兒消化道造影術。但考慮早產兒耐受差、體質弱,決定采用減輕輻射劑量的數字減影技術。新生兒消化道造影對造影劑溫度、推注速度都有嚴苛要求,金鑫護士長全程陪同操作,維持患兒體溫,及時配合改變患兒體位,最終成功捕捉到關鍵影像:造影劑注入后異常反流食管,下消化道顯影延遲超過30分鐘,提示存在先天性上消化道狹窄或十二指腸閉鎖可能。
張永磊主任、金鑫護士長、江青果主管醫生等組建專項救治組,創新采用"微量腸道喂養+靜脈高營養"聯合方案。醫療組每日進行會診,針對頻繁的嘔吐癥狀優化治療及護理方案,如履薄冰般調整劑量。醫護人員的白大褂口袋里都裝著喂養記錄表,護理記錄本上面密密麻麻標注著"2ml→嘔吐1次→1.5ml""3ml→排便1次→維持"等字樣,在持續靜脈輸注含脂肪乳、氨基酸的高營養液支持下,患兒體重穩步增長,治療第12天終于實現完全經口喂養。在醫護團隊精心照護下,患兒腸道功能逐步恢復,喂養量從2ml、3ml穩步增加至20,40ml,體重以日均20g速度增長。
張永磊表示,此次患兒的成功救治,是醫院開展的首例新生兒消化道造影術,標志著醫院在新生兒危重癥診療及影像學技術領域邁上新臺階,不僅展現了駐馬店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務人員迎難而上的擔當,更體現了現代醫學中精準診斷與人文關懷的深度融合。醫院將持續提升急危重癥救治能力,讓每位患兒都能享受到優質的診療服務,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889-349619-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