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韓冰
在駐馬店市中心醫院,急診兒科主任王鳳圈的名字,是無數患兒家庭心中的“定心丸”。三十一年如一日,他扎根臨床一線,以精湛醫術和無私大愛,守護著兒童的健康與純真笑容,累計接診患兒逾二十萬例,成功處置急診危重癥三萬余例,生動詮釋了“仁心仁術”的真諦。
急診兒科是“生死時速”的戰場。面對面色青紫的氣管異物患兒、驚厥抽搐甚至呼吸心跳暫停的危急情況,王鳳圈主任憑借過硬技術和沉著冷靜,一次次將患兒從死亡線上拉回,挽救了無數瀕臨破碎的家庭。他更恪守醫德,三十一年間累計拒收紅包二十余次,并讓護士長悉數充入患兒住院費,贏得了家屬由衷的敬意與信任。一面面錦旗、一封封感謝信,訴說著對他無聲的褒獎。
兒科常被稱為“啞科”,患兒難以自述病情。王鳳圈要求全科醫護人員“面帶微笑、聲音柔和”,迅速與孩子建立信任。他常言,細心觀察和耐心溝通是關鍵,唯有將服務細節做到極致,贏得家長支持,消除患兒恐懼,方能準確診斷、及時施救。
2022年底疫情管控放開后,急診兒科日接診量一度飆升至400人次。王鳳圈身先士卒,帶領全科十名醫護人員奮戰在抗疫最前沿。即使全員感染,他們仍堅守崗位,直至高峰過去。這份擔當,為科室贏得了“三年疫情防控先進科室”榮譽,他個人也獲評“疫情防控先進單項獎”。
王鳳圈的手機,是許多患兒家長的“救命熱線”。他承諾24小時開機,無論是深夜還是凌晨,只要電話響起,他都耐心傾聽,給予專業指導或及時就醫建議。對他而言,電話那頭系著孩子的安危,家庭的幸福,是醫者義不容辭的職責。
王鳳圈說:“凌晨三點多,家長打來電話,聲音都在發抖,說孩子燒得‘抽抽’,問怎么辦。我馬上告訴他們緊急處理方法,并叮囑立即送醫。在急診兒科,電話響起就是命令。因為電話那頭,是一個孩子,一個家啊。這是我的本分,必須接,一秒鐘也不能耽擱。”
深知預防重于治療,王鳳圈積極投身兒童健康科普。他帶領團隊深入幼兒園,手把手教授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復蘇等關鍵技能;更借助電視臺、報紙、網絡等平臺,廣泛傳播兒科健康知識,惠及大眾,踐行醫者的社會責任。
大音希聲,大愛無痕。三十一年風雨兼程,王鳳圈主任以崇高的醫德與無私的奉獻,書寫了守護童真的大愛篇章。他始終堅守“以病人為中心”的初心,為了孩子們的健康安危,步履堅定,繼續前行。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932-359000-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責任編輯 / 裴怡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