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日前最新發布2024年《中國新藥注冊臨床試驗進展年度報告》,從臨床試驗登記總體情況、各藥物類型臨床試驗實施和質量控制等方面進行匯總分析。
去年我國藥物臨床試驗
登記達4900項
《報告》顯示,2024年我國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臺登記臨床試驗總量高達4900項,同比增長13.9%。記者查閱最新出爐的《報告》時看到,2024年我國藥物臨床試驗登記總量4900項中,新藥臨床試驗為2539項,占比51.8%。國內藥企臨床研發勁頭十足,2024年首次公示的臨床試驗中,境內申辦者占比為92.8%。
《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藥物臨床試驗,化學藥品最多,占比超過七成;在新藥臨床試驗中,Ⅰ類注冊藥物占比超過六成;Ⅰ期臨床試驗占比接近一半,較2023年均出現小幅增加。
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臨床試驗管理處處長王海學介紹:
按藥物類型統計,2024年中國藥物注冊臨床試驗以化學藥品占比最高,為76.9%,生物制品次之占比為21.1%;
按藥物注冊分類統計,以注冊分類Ⅰ類的藥物注冊臨床試驗達1735項,占新藥臨床試驗的68.3%;
按照臨床試驗分期統計,Ⅰ期臨床試驗占比最高,達46.92%,Ⅱ期Ⅲ期臨床試驗占比分別為22.6%和17.2%。
記者查閱最新發布的這份《報告》看到,2024年我國臨床試驗登記和實施效率較2023年均明顯提高,新藥臨床試驗獲批和生物等效性試驗備案后,已完成首次臨床試驗登記的平均用時分別為67.4天和12.1天,均較2023年進一步縮短。
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臨床試驗管理處處長王海學:申請人完成首次臨床試驗登記用時進一步縮短,一個月內完成登記并提交的占比進一步提高。其中新藥臨床試驗和仿制藥生物等效試驗的登記用時縮短了11.1天和4.5天,一個月內完成登記并提交的占比分別為39.1%和91.7%,與2023年相比,中國新藥臨床研發的生態進一步改善,與國際接軌。
抗腫瘤新藥去年臨床試驗整體占比最高
記者梳理2024年新鮮出爐的報告時注意到,無論是Ⅰ類創新藥還是生物制品當中,抗腫瘤藥物的占比都是最大的,與此同時,在創新藥的Ⅲ期臨床試驗,也就是關鍵試驗階段的占比,持續增長。
2024年化學藥品和生物制品臨床試驗的目標適應證主要集中在抗腫瘤領域,其次為皮膚及五官科藥物、內分泌系統藥物、神經系統疾病藥物、呼吸系統疾病及抗過敏藥物、預防性疫苗和血液系統疾病藥物。
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化藥臨床一部副部長耿瑩:《報告》顯示,2024年抗腫瘤藥物臨床試驗的整體占比是最高的,其中化學藥品占比24.7%,生物制品43.1%。其次是皮膚五官類藥物的臨床試驗占比10%左右。
采訪中,專家告訴記者,統計顯示,2024年度Ⅰ類創新藥臨床試驗中,抗腫瘤藥物占比近四成。
耿瑩:抗腫瘤Ⅰ類創新藥的Ⅲ期臨床試驗,就是我們常說的關鍵臨床試驗的數量,相比于2023年有15.8%的小幅增長。
除了抗腫瘤藥物研發和試驗,細胞和基因治療品種臨床試驗數量增幅較大,尤其是新增首次登記臨床試驗,增幅超過四成。
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生物制品臨床部副部長魯爽:2024年細胞和基因治療藥物新增首次登記的臨床試驗115項,比2023年增加了42%。其中細胞治療類75項臨床試驗中,抗腫瘤藥物試驗38項,占比50.7%,基因治療類一共40項臨床試驗,抗腫瘤藥物試驗一共12項,占比30%。
此外,2024年中藥新藥臨床試驗主要集中在呼吸和消化兩個適應證領域。
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中藥民族藥臨床部副部長馬秀璟:2024年中藥新藥臨床試驗登記總共有97項,主要集中在消化和呼吸兩個適應證領域,占比54.6%,其中呼吸占了36.1%。
我國兒童藥、罕見病藥物研發活躍
兒童用藥和罕見病用藥,歷來是臨床用藥的急需領域,2024年我國新藥臨床試驗中的兒童用藥和罕見病用藥占比,較同期有所提升。兒童和罕見病藥物研發活躍,使得這些患者將有更多用藥選擇。
據了解,國家藥監局近年來推出一系列激勵政策,讓兒童用藥、罕見病用藥等領域研發越發活躍。
耿瑩:2024年兒童受試者參與的藥物臨床試驗共有249項,占比9.8%,其中有114項是專門針對兒童應用而開展的試驗,占比4.5%,同比2023年有所提升。
統計顯示,我國2024年臨床試驗的藥物,按適應證分析,生物制品主要為預防性疫苗,占生物制品總體的32.1%;化學藥品主要以呼吸系統疾病及抗過敏適應證為主;中藥主要以呼吸系統疾病適應證為主。
記者注意到,我國罕見病藥物臨床試驗數量呈逐年遞增趨勢,2024年共登記121項,以血液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和抗腫瘤藥物為主。
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化藥臨床二部部長謝松梅:2024年罕見病藥物臨床試驗中,血液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和腫瘤領域藥物臨床試驗占比最高,達63.6%。其中,血液系統疾病藥物臨床試驗數量是最多的,一共有34項,占年度罕見病藥物臨床試驗總量的28.1%,腫瘤藥物和神經系統疾病的藥物的臨床試驗分別達23項和20項。
(總臺央視記者 張蕓 王陽昊)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108-359778-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