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廣視融媒訊】(通訊員 曲生智)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泌陽縣委、縣政府依托“夏南牛”產業優勢突出、特色鮮明、基礎廣泛等優勢和特點,把發展“夏南牛”確立為產業扶貧的主導產業,充分發揮政府力量、社會力量、脫貧主體聯動作用,著力破解資金、技術兩大難題,推動夏南牛產業扶貧向縱深開展。
泌陽縣是中國第一個肉牛品種—夏南牛的誕生地,擁有《夏南牛國家標準》,全縣從事夏南牛養殖近10萬人。目前,全縣牛存欄達57.6萬頭。以年屠宰加工15萬頭肉牛的河南恒都食品有限公司為代表的龍頭企業,有占地1000畝、總投資30億元的“夏南牛產業園”,形成了從技術研發、種源培育、良種擴繁、規模養殖、屠宰加工、產品銷售、品牌開發、物流配送、餐飲服務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夏南牛”產業集群年產值達到100億元以上。
在夏南牛產業扶貧上,泌陽縣采取入股分紅、托養代管、獎補到戶等形式,推動夏南牛產業扶貧向縱深開展。
一是入股分紅。依托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河南恒都食品有限公司的兩個單體亞洲最大養殖場和年屠宰15萬頭肉牛屠宰分割線,引導貧困戶與龍頭企業組成利益共同體,將貧困戶申請的1億元小額貸款入股企業,企業與貧困戶簽訂為期3年以上分紅協議,貸款由企業承貸承還,委托企業統一購買育肥架子牛,統一在牛場內飼養育肥,統一由企業收購屠宰,企業將扣除貸款本金和飼養費用等成本后的利潤全額返給貧困農戶。通過此種模式,帶動2000戶貧困戶發展肉牛養殖,每戶年均收益不少于3000元。
二是托養代管。企業在群眾家門口建養殖基地或吸納當地養牛合作社擴充養殖基地,貧困戶把牛交給企業,由企業“統一管理、統一喂養、統一防疫、統一回收”所得收益按五五分成。流轉土地的農民,特別是貧困戶,優先到企業務工,企業每安置一名貧困對象穩定就業,政府每年就補貼企業2000元,同時,按工資額的5%獎補貧困對象。目前,全縣已建成232個夏南牛養殖基地,出欄100頭以上的肉牛規模養殖場達到183個,吸納540名貧困對象就近務工,有860戶貧困戶,把牛交給企業和合作社托管代養。
三是獎補到戶。整合涉農資金1.5億元,設立產業發展基金,采取“以獎代補”方式,按人均3000元對發展產業的貧困對象進行補助。對新養殖能繁母牛的貧困戶,凡購買一頭體重350公斤以上或年齡七歲以下16個月齡以上的,補助15000元;對新養殖青年母牛的貧困戶,凡購買一頭體重300公斤以上或12月齡以上的,補助9000元;對新養殖育肥牛的貧困戶,凡購買一頭體重250公斤以上或6月齡以上的,補助6000元,以上均以該戶補助基金最高線為準。次年經驗收后,項目發展優良、效益明顯的,每個貧困戶按每人再補助后續發展基金1000元。目前,泌陽縣已有160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獎補模式發展“夏南牛”養殖項目。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14-215887-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