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廣視融媒訊】(通訊員 曲生智)脫貧攻堅以來,泌陽縣把林果產業作為脫貧致富的長效產業之一,發展林果11萬畝、掛果面積 6.3 萬畝,產量9.45萬噸,年實現產值6億元以上,2017年帶動 1362 戶2836名貧困人口走發展林果致富路。
泌陽縣是山區大縣,也是林業大縣,目前林地面積152萬畝,擁有8個用材林基地、3個經濟林帶、10個育苗基地。近年來,林果業呈現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形成了以馬谷田、王店、高邑等鄉鎮為主的優質梨基地,以賈樓、付莊等鄉鎮為主的優質桃及小雜果基地,以象河、春水等鄉鎮為主的大棗基地等10多個具有區域特色的林果基地,其中“銅山酥梨”、“白云仙桃”、“馬谷田瓢梨”等一批名優果品采取標準化生產,分別獲得了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受到了省內外客商的青睞。
泌陽縣抓著林果業這一增收致富的長效機制,采取合作經營、培訓造血等形式,強力推進林果業發展,為貧困戶打造脫貧的“綠色銀行”。合作經營。企業統一整地、統一供苗、統一植保、統一技術、統一銷售,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參與果樹的種植、植保等日常管理,果品成熟后,企業統一銷售,利潤按二八分成,企業得二,貧困戶得八。對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將土地入股企業,由企業統一管理,果品成熟后,所得利潤按五五分成。據前期論證測算,按果樹開始掛果,每一顆樹可以掛果10至15斤,一畝地可以種150至170棵,可以穩定收入2000到2500斤優質梨。每斤梨剛下樹時2.5元至3元,后期最低時1.2元至1.5元,按每斤梨1.2至1.5元計算每畝地可以銷售2500至3000元,這樣貧困戶僅此一項每畝地最少收入1250至1500元。進入盛果期后,效益更高。而全縣果農人均3畝地,年收入達3700元以上,可輕松實現脫貧。梨樹開始掛果前,引導群眾在樹間套種春花生,每畝產量在700-800斤,按每斤1.5元的價格計算,每畝收入1050-2000元,人均三畝地低可實現收入3100元。
培訓造血。企業組織技術人員定期對貧困戶果苗嫁接、修枝、植保、套袋等相關技術進行培訓,變“輸血”為“造血”,使貧困戶由純勞動力轉變為技術工人,一方面可以自己承包果園,實現增收脫貧;另一方面在務工時,提高工資待遇。
優先務工。根據果園用工情況,將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優先招入企業務工,負責梨樹的種植、果枝修整、嫁接、松土、施肥、澆水、套果袋。從果苗的種植到田間管理再到梨的銷售共有10個月的務工期。合作社按天發放勞務工資,每個貧困戶每年可穩定收入勞務費15000元以上。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14-216170-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