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河南日報" />
拿到一份“紅頭文件”,你會把它從頭到尾地看完嗎?對此,很多人說看不完,原因無他,這些文件多數情況下干巴巴、不夠生動形象,晦澀難懂。
據河南日報9月13日報道,《河南省行政機關政策文件解讀實施辦法》出臺,要求省級行政機關出臺的“紅頭文件”,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讀,讓群眾聽得懂、信得過、用得上。消息一出,引發網友熱議,很多網友在拍手稱贊的同時,對“紅頭文件”的“白話版”充滿了期待。
網聚觀點
文件從桌面飛到田間
大河網網友“風華正帽”:政府制定文件,是要指導工作的,如果文件太過晦澀難懂,基層干部和群眾都是一臉蒙圈,那想落實恐怕就難了。政府文件都能有人給老百姓翻譯翻譯,讓大家都看得懂、用得上,才能真正做到令行禁止。
@狐貍糊涂:必須點贊啊,河南的這一規定,是要對紅頭文件進行話語轉換,從群眾視角出發,將“官話版”轉化成“白話版”,盡力做到“眼睛向下”,力求讓文件精神從“紙上”飛到“田間”,讓紅頭文件真正紅遍鄉村田野,走進群眾的心里。
別讓文件像博士論文
@可惜不是你:文件要出白話版,當然是好事兒。不過追根溯源,文件在制定時就該接地氣、改文風。領導干部多下基層、深入群眾,就不會制定出如博士論文般的紅頭文件,想讓老百姓辦事不迷糊需少些“博士論文”。
大河網網友“漫步”:我們現代提倡的文學改良運動,就是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文學上如此,生活中亦應如此,可見話語轉換的必要性。反之,一些“紅頭文件”官腔太重,影響了傳播效果。高深莫測、古板生硬的語言,冰冷的讓人難以接近,會直接影響政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
用得上才不會有信息差
大河網網友“不翼而飛”:文件要讓大家看明白,還要有實效。能為百姓辦實事兒的文件,下發的才有意義。有時作為政府文件必須要嚴謹,難免看上去冗長一些,只要做好解釋說明工作,相信百姓一定會理解。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政府文件讓老百姓看得懂才不會有信息差。
@龍在江湖:很多時候,政府文件出臺的初衷是好的,可是很多老百姓不明白咋回事,不知道里面透露的哪些信息對自己有用,造成眾多信息不對稱的事情發生,近年來因信息不對稱傷農的事情屢見不鮮。所以,政府文件接地氣,老百姓才會辦事不迷糊,政府部門辦事效率才會高。
專家解讀
文件應權威更要有效
針對《河南省行政機關政策文件解讀實施辦法》出臺一事,9月19日,大河網記者采訪了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明鎖,他認為,個別省級行政機關過去出臺的“紅頭文件”,有一些確實存在著聽不懂、信不過、難執行的問題。他認為,文件應權威,更要有效,這樣才能真正造福人民。
聽不懂。一些省級行政機關頒發的文件,整篇都是復制或縮寫中央政府相關部門的有關文件,內容都是很宏觀的話,沒有本地的實際情況分析,也沒有結合本地實際的工作要求。群眾聽了云里霧里,確實不知說的是哪里。
信不過。一些文件就是做做樣子,中央說了,地方不有所表現也不行,但是基本上不考慮落實的問題。現在好多部門在做“十三五規劃”,做的時候煞有介事,但是心里都很清楚:“規劃規劃,墻上一掛”。誰落實?誰檢查?自娛自樂罷了。
難執行。有的文件起草者文字水平低下,行文很不嚴謹,給具體工作帶來很大的麻煩,嚴重影響了工作進程。文件中的問題被指出后,死要“官僚”面子,不修正錯誤,不解決問題,要群眾自己想辦法解決。這樣的文件實際上成了群眾辦事的“攔路虎”。
張明鎖說,從一些文件中,可以看到個別行政機關存在的“官僚化”傾向與“懶政、怠政”問題。省政府辦公廳出臺《河南省行政機關政策文件解讀實施辦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或解決這方面問題,若執行到位,可以有效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提升政府公信力。
張明鎖認為,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所以必須高度重視政策文件的起草、用語、解讀和實施,政策文件就是頒布黨和政府政策和工作策略的文章,一字千金,一定要一絲不茍地把它寫好,反復討論、反復修改,并通過試行,再頒發實施,這樣才能保證政策文件的“針對性、科學性、權威性和有效性”,文件應權威,更要有效。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188-56391-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