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衣之美】
作者:田呢
豐子愷是學貫東西的名家,他在繪畫、文學、建筑、音樂等領域皆博聞多識、見解深刻。在豐子愷看來,“一切藝術之中,客觀性最豐富,鑒賞范圍最廣大,而對于人生關系最切者,實無過于建筑”。為此他曾作“建筑美術六講”,連載在當年的《中學生》雜志上。1935年,開明書店還將“六講”結集出版為《西洋建筑講話》。
函套設計素樸硬朗
為了再現豐子愷建筑藝術講義的獨特魅力,由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豐子愷西洋建筑六講》,在結構編排、校訂方式、注釋圖解等方面均進行了優化和創新,一舉榮膺2024年度“最美的書”稱號。
該書的函套設計素樸硬朗,大面積的灰色和幾何線條的運用,讓人聯想到清水混凝土,契合著書籍的建筑主題。穿孔裝幀再現了傳統的線裝技法,書口處手工拉毛的痕跡依稀可見。這本書采用了裸背膠裝,優雅復古,且適宜180°平攤開來閱讀,在保護書籍的同時提升了閱讀體驗。
漫畫作品以藏書票的形式呈現
設計師趙清通過購得當年的舊書,逐頁掃描,才有了這本書的雛形。設計團隊不僅對原文進行了精準校對,還新增注釋102條,使書中的內容更適合現代人閱讀。
古埃及金字塔、古希臘帕特農神廟、德國科隆大教堂、法國盧浮宮……為了便于讀者充分理解文章中對西洋建筑藝術特色的解讀和描繪,書中為豐子愷提及的每座建筑均增添了延伸配圖。不僅收錄了開明書店版《西洋建筑講話》和《中學生》雜志連載時的文章配圖,包括當時的建筑實景照片、豐子愷根據國外資料整理重繪的建筑結構圖,以及他的建筑繪畫手稿,還新增了140余張高清插圖用以輔助閱讀。
豐子愷用“墳”“殿”“寺”“宮”“店”五字概括了西方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筑特征,并以此為章節,運用富有文人意味的妙筆將它們勾連在一起,生動描繪出遙遠國度的城市風景。設計師考慮到這一特質,在設計每個章節時,均會在開頭配合本章內容單獨設計出幾何圖案,將五字進行圖像化表達。寥寥幾筆,便醒目展現出該類建筑的核心特征。
此外,設計師在書中還制作了精美的“西洋建筑簡軸”,全面梳理了豐子愷筆下的建筑藝術流變。不僅對文章中提及的五種建筑藝術特色進行了羅列總結,更將其與西洋建筑史相對照,讀者從中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各類建筑風格在歷史時間線上的發展變化,是一次對全書內容的科普性延伸。縫線經折裝的簡軸夾在書中,仿若橋梁,接續古今。
《豐子愷西洋建筑六講》的內頁采用了現代風格的版式設計,符合讀者的閱讀習慣。版心處理別具匠心,頁面留白較多,圖片大小適中,使得本書看起來更像教學用的講義而非畫冊,完美還原了90年前的講義風格,表達出豐富的意境。
值得一提的是,設計師還精心選擇了豐子愷所繪與建筑相關的手稿和漫畫,制成四聯畫卡、藏書票及漫畫票夾,別具韻致。展現搭積木內容的四格漫畫,象征著豐子愷對未來的美好期許;漫畫作品《建筑的起源》與《建筑家之夢》以藏書票的形式再現,充滿對于建造者創造性體驗的贊美;票夾則選取了豐子愷珍貴建筑手稿“西洋建筑五柱式”,反面為其落款“TK”字樣。
當讀者的指尖劃過孔線,仿佛輕輕觸摸著曾經的講義。跟隨設計者的腳步在光影中追尋歷史的氣息,回蕩在耳畔的是西洋建筑的前世今生。
夾在書中的“西洋建筑簡軸”接續古今
《光明日報》(2025年07月27日09版)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33-360493-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