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河南都是中國數一數二的文化大省,關于誰能坐第一把交椅一直都是爭論不休。今天我們不談排名,只談兩省的文化特色。對于這兩個省的文化對比,有人一針見血的指出:山東是孔孟一枝獨秀,河南文化才是百花齊放。下面給大家用史實詳細解讀一下這句話的含義。
山東是今天的經濟強省,也是文化大省。這塊齊魯之地是孔孟的故鄉。山東自古是圣人之鄉,禮儀之邦。悠久的儒家文化形成了山東人仁義、寬厚的個性。因為孝敬父母,所以熱愛家鄉,因為熱愛家鄉,所以忠誠國家,因為忠誠國家,所以重義氣,講氣節。 儒家文化塑造了山東人鮮明的傳統性格。孔子和孟子作為文化巨人所創立的儒家思想,對中華民族,尤其是山東人獨特文化心理結構的形成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在長期的歷史發展和社會生活中,孔子的思想和主張,廣泛而深入地滲透到山東民眾的觀念、行為、習俗、信仰、思維方式和情感模式之中。
可是縱觀整個山東,孔孟文化一枝獨秀,自春秋戰國后山東再沒出現過大的思想家,也沒擺脫過儒家文化的束縛。后代雖然出過棋圣、智圣、書圣等名人,但在思想界、文化界再難有突破。雖然這張孔孟之鄉、禮儀之邦的文化牌打得很響,但終究只是一枝獨秀。
然我們再看看河南的文化。河南作為中華文化的發源地,歷史文化可謂璀璨奪目。老莊哲學與孔孟之道分庭抗禮,在漢朝前期,老莊學說最為讀書人和統治者推崇,無為而治對漢初經濟復蘇產生重大影響。只是后來歷代的統治者為了加強思想統治,獨尊了儒家學說,而輕視了老莊哲學。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造紙、火藥三大技術均發明于河南。這可是個了不起的貢獻,由此可見宋元時期的河南經濟文化是多么發達,這是有深厚的經濟和文化基礎的。再看看河南的王朝文化,歷史上先后有20多個朝代200位皇帝建都或遷都河南,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說法,可見河南在歷代王朝君王眼里的重要地位。
河南省共有5項24處世界文化遺產,文化種類更是紛雜繁多。比較有名的就有河洛文化、漢字文化、姓氏文化、根親文化、三商文化、禮儀文化、中醫文化、詩詞文化、武術文化、戲曲文化、史前文化、神龍文化等18種。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河南是少林寺文化的發源地,眾多武打明星皆出自河南少林寺或者武校。河南的龍門石窟更在壁畫文化獨領風騷。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33-63271-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