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朱建峰 通訊員 李磊 王勇 李琦
八月驕陽似火,平輿縣電商大廈四樓培訓室內,60多名學員的目光聚焦在來自義烏的跨境金牌講師Simon身上。從亞馬遜平臺規則到跨境回款周期,Simon專業的講解點燃了現場學員踏浪國際電商平臺的激情,也點燃了這座豫南小城的數字夢想。這已是今年第16場“直播電商運營技巧提升”培訓,累計超千名學員在此解碼全球電商密碼。
農業縣的新事物:一座電商大廈的破土而出
“跨境電商是時代賦予的朝陽產業,我要讓中國好貨走向全球!”胡芷茜的眼中閃爍著光芒。這位貴州師范大學研究生,在經歷畢業初期的迷茫后,在家鄉的電商大廈找到了人生新坐標。參加第十批跨境電商培訓后,她的網店迅速成長,中國制造的價廉物美正通過她的店鋪鏈接世界。
與胡芷茜不同,麻嬌陽帶著三年鄭州物流公司的工作經驗回到平輿。2025年春節,家鄉新建的電商大廈讓她毅然返鄉。義烏的專業培訓淬煉了她的技能,如今她已轉身成為新員工的導師。從學員到講師的身份轉變,印證著平輿電商人才生態的自我造血能力。
短短數月,這座19層高、2.7萬平方米的電商大廈,已吸引21家企業入駐。亞馬遜、速賣通、TikTok Shop等國際平臺在此交匯,短短幾個月創下790萬元營業額,電商大廈企業服務專班負責人柳荷娟介紹。這組數字背后,是一個傳統農業縣向數字貿易港的驚人蛻變。
回歸者的福地:鄉情催生的產業新生態
“平輿是我的根,更是我二次創業的福地!”張建平站在輿豐萬納的生產線前感慨萬千。這位土生土長的平輿陽城人,16歲便與哥哥遠赴義烏打工。在收納用品行業摸爬滾打多年后,2023年受家鄉“回歸工程”感召,他帶著全部身家返鄉創業。
“公司+加工點+農戶”模式迅速鋪開全縣,205個加工點如毛細血管般深入鄉村,帶動3000多名農民家門口就業。2025年初入駐電商大廈后,70人電商團隊與生產基地、物流體系形成閉環,日發貨量突破2萬單,高峰期日發貨量近4萬單。曾經面朝黃土的農民,如今指尖飛舞著全球訂單。
在回歸潮中,更有一批“新平輿人”在此扎根。河南聚焦家居董事長李杰2018年被營商環境吸引而來,電商大廈建成后他率先租下整層空間。“我現在也是地道的平輿人了。”這位在平輿購房安家、孩子就地入學的企業家用熟練的平輿話笑著說,展廳里陳列的家居產品正通過直播間走向世界。
運營者的使命:從構想到現實的加速跑
推動這座大廈崛起的靈魂人物徐儼,此刻正帶領考察團穿梭在明亮的辦公區。這位義烏跨境電子商務協會會長,另一個身份是平輿鄉賢。當他在與縣領導交流中提出在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當政,在家鄉建設平臺經濟產業園的構想時,未曾想到短短數月,藍圖就化作拔地而起的產業地標。
“感受到縣里對發展的強烈使命感。”徐儼負責的運營團隊已舉辦9場行業研討會、16場專題培訓。最令他自豪的是通過“人社+院校+企業”聯動,500余個崗位在招聘會上覓得良才,300余人實現家門口的數字就業。
政府的高效支持令人驚嘆:89張營業執照快速辦理,“一站式”后勤服務覆蓋所有入駐企業。當縣委書記劉飛、縣長李磊定期現場辦公時,企業遇到的難題總能找到解決通道。這種“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協同模式,成為平輿電商生態的核心競爭力。
弄潮全球:縣域經濟的新想象
傍晚時分,電商大廈依然燈火通明。直播間里多語種解說此起彼伏,設計團隊在修改產品詳情頁,物流專員核對發往歐美的貨運清單。這座“未來城”正顛覆著人們對農業縣的刻板印象。
“電商大廈是平輿經濟未來的引擎。”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縣長王娟每周數次前來現場辦公,解決各類問題。在她眼中,這座大廈承載的不僅是當下790萬元營業額,更是“買全球、賣全球”的戰略支點。當被問及未來挑戰,她坦言物流成本和品牌建設是下一步重點突破方向。
從黃土地里長出的電商大廈,作為平輿縣平臺經濟產業園重要戰略支點,正在重構平輿的經濟基因。當胡芷茜的網店接到第一個跨國訂單,當張建平的收納箱發往東南亞,當李杰的直播間涌入海外買家——這座內陸小城已然推開世界貿易的大門。
平輿的故事證明:在數字經濟時代,地域邊界正在消融。只要有敢為人先的魄力和腳踏實地的耕耘,農業縣同樣能在全球電商大潮中勇立潮頭。這座豫南小城用一座電商大廈寫下的,正是中國縣域經濟轉型的生動樣本。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11-362385-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