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記者王琳琳、宋晨)隨著數字經濟等新領域新業態的發展,加強數據產權保護迫在眉睫。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24日在國新辦舉行的2021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國家知識產權局已成立工作專班,形成了充分尊重數據處理者創造性勞動和資本投入、承認和保護數據處理者的合理收益等原則性思路。
數據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我國是一個數據資源大國和數字經濟大國。統計顯示,2020年,以數據為支撐的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已達39.2萬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38.6%,位居全球第二。實現數據資源合理流動、充分利用和有效保護需要解決好數據產權問題,完善相關制度設計。
《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都對構建數據產權保護規則作出部署,要求實施數據知識產權保護工程,深入開展相關理論和實踐研究。
申長雨介紹,目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已成立工作專班,形成一些初步成果和原則性思路。一是堅持安全為先、發展為要,充分考慮數據安全、公共利益保障和個人信息保護。二是充分把握數據特有屬性和產權制度發展規律,實現數據保護模式與數據資源特性高度契合,數據產權保護和數據有效利用有機統一。三是充分尊重數據處理者創造性勞動和資本投入,承認和保護數據處理者合理收益。四是要有利于數據流動和交易,能夠促進繁榮數據市場,壯大數字產業,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目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已經在浙江、上海、深圳等地開展數據知識產權保護試點,力爭在立法、存證登記等方面取得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為后續制度設計提供實踐基礎。其中,浙江已經建立了數據知識產權公共存證平臺,并開始面向市場主體提供存證服務。
申長雨介紹,下一步,國家知識產權局將繼續加強與各方合作,加大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加快推動我國數據產權保護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czyfgj.cn/showinfo-124-273991-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